9月10日,2025外滩大会在上海隆重召开,大汉软件再度受邀参会,公司副总裁房迎发表题为“生成式AI赋能边问边办的探索与突破”的主题演讲,深度分享生成式AI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创新实践,系统阐释“边问边办”新模式如何通过技术突破实现政务服务从“人找服务”到“服务找人”的范式跃迁。
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全面展现了大汉软件在“人工智能+政务服务”领域从技术融合、体验重塑到流程再造的多维突破,更以“边问边办”的可落地模式,为全国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可复用的路径。
突破一:从“手册查询”到“边问边办” ,政务服务进入“对话即办事”新阶段
房迎指出,政务服务智能化历经“手册查询(被动检索)”“预设问答(单向响应)”,当前正迈向“边问边办”的全新阶段。
所谓“边问边办”,其核心在于将问答与办理两个环节紧密结合,形成一种动态交互的服务体验。这一模式以生成式AI为核心,通过“问”与“办”的深度协同,实现政务服务从“咨询助手”到“执行主体”的进化:
“问”的核心:让模糊需求变精准意图。“问”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咨询,而是通过语义理解技术,准确解析用户自然语言中的模糊表述,自动将需求结构化,并生成动态办事工单,有效解决“理解不透彻、引导不精准”等痛点。
“办”的核心:让对话直接驱动业务办理。“办”则是基于多模态交互与跨系统调度能力,将用户对话内容自动转化为表单数据、触发跨部门流程,实现“对话即应用”,让AI从“回答问题”升级为“完成事项”。
在介绍这一突破时,房迎着重分享了大汉软件支撑“边问边办”的四大核心AI能力:
政务语义理解:精准识别咨询与办事意图,覆盖95%以上政务场景的模糊需求解析。
政务专有知识中枢:整合政策文件、办事指南、历史案例等资源构建知识图谱,确保回答与办理的准确性。
MCP智能调度:从海量业务智能体中精准匹配所需能力,驱动跨部门、跨系统业务自动流转,实现“一件事一次办”的闭环。
政务词汇处理:通过政务规范用语引擎和政务词汇延展引擎,实现错误词汇的自动纠正与补齐。
突破三:安全与体验双轮驱动,让AI政务服务“可用更可信”
面对生成式AI在政务服务中面临的安全与可信挑战,房迎系统阐述了大汉软件构建的全链路防护体系,确保“边问边办”模式在高效运转中安全可靠、体验优良。
隐私保护与授权机制:实现对隐私数据的加密传输、训练与存储,提问中敏感信息的自动识别与脱敏,并支持基于不同权限的模型访问控制,全面保障用户隐私与使用授权。
安全与合规治理:识别并过滤违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含歧视性内容等五大类31种国家标准情形,以及政务领域中错误或不当的机构与领导信息、错误有害的意识形态内容等五类43种特殊合规要求,构建严密的内容安全防线。
幻觉防控机制:依托政务、公共服务、社会经济、党建政治四类高质量政务数据集,构建涵盖语料管理、可追溯性与安全识别的三重语料治理机制,并结合模型训练、压缩、管理、评估与体验五类数据处理流程,确保生成内容准确可靠、“不编造、不越界”。
多模态交互支持:支持文字、语音、图片、视频、文件等多模态内容识别与交互,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覆盖范围。
内容呈现丰富性:通过政策图谱、思维导图、政务服务地图及导航等多样化可视化方式,清晰直观地呈现信息,显著提升政务服务的理解效率和用户体验。
结合大汉软件与支付宝为江苏“苏服办”联合打造的数字政务人“智慧晓苏”,房迎重点分享了这一创新成果在用户体验与场景融合上的两大突破:
人设化服务体验:以“元气政务官”形象提供亲切自然的交互体验;
高频场景深度覆盖:在育儿补贴申领、失业登记、不动产登记等场景中实现“对话即办理”。
“智慧晓苏”通过自然对话引导用户办理育儿补贴、准备新生儿材料,自动填入已共享数据,实时提示并辅助填写表格,及时说明关键信息,并在“边问边办”过程中实时响应用户问题,持续优化体验,真正实现智能化的引导与办理体验。
演讲最后,房迎指出,“边问边办”模式的探索与国务院《深入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的意见》中“精准识别需求、主动规划服务、全程智能办理”的要求高度契合。
未来,大汉软件将持续以技术创新响应政策导向,推动生成式AI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,让政务服务成为“听得懂、办得快、信得过”的超级智能体,为数字政府建设注入新动能。